此外,外部环境也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今年上半年,一、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分别为3.5%、6.4%、7.7%。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继续重视稳增长的同时,首次明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着力防控资产泡沫,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经济稳定目标相并列。
投资而言,去年全年8.1%,现在上半年8.6%。对于我国来说,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国内方面,究竟是什么因素支撑了这样的增长?徐洪才:首先是投资速度回升、投资结构优化。未来良好的势头不能丢,一定要稳定市场预期。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与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这两个收紧货币政策举措相叠加,将会推动美元的走强,并加大美国经济对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
受访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以姓氏笔画为序)牛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毕吉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宗良: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徐洪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内部动力结构改善明显《瞭望》:对于上半年6.9%的增速,市场上的普遍反映是超预期。欧洲受人口老龄化和结构性问题影响很难有较快增长,但从最近七八个季度来看,同比增长从以前的1.5%~1.6%之间提升到1.7%~1.9%之间,属于稳定温和的增长。比如中国五矿由去年的第323位上升至120位。
此外,地方国企共18家上榜,其中排名最为靠前的是上汽集团,名列41位,较上年提高5个名次。此后,上榜总数更是逐年逼近美国。2017年,上榜央企数量出现些微下降,且没有新上榜企业。《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公布的排行榜发现,排行前五的世界公司中,中国公司就占了3家: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西部上榜的地方国企则主要分布在冶炼、煤炭、石油等领域。从整体数据来看,地方国企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领跑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数读中国企业入围世界500强逐年逼近美国记者梳理发现,2011年起,中国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的数量超过日本,成为500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随后每年持续增加。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今年排名为204位,2016年的宝钢集团的排名是275位。比如,去年榜单中的宝钢集团利润为3.98亿美元,重组后今年的利润达到了4.42亿美元。张诚表示,上榜的地方国企中,盈利能力较强的均分布在沿海地区,所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贸易、投资等。
分析通过国企改革发挥更大作用大同证券分析师张诚表示,近些年来,随着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理念的更加深入人心,央企已经能够实现质量、效益与规模的更好统一。中远海运集团则上升了99位。中国建材则由327位上升至259位。与宝钢差不多的还有中远海运集团,重组后,利润从11.4亿美元增加至14.89亿美元。
2017年,中国上榜企业115家,占比达到顶峰23%。500强的老面孔合并重组新发展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上榜的48家央企平均利润为14.44亿美元。
2016年排名386位的中国有色跌出榜单。与前几年相比,这几个领域上榜的地方国企数量有所减少,显示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因此,2017年上榜央企从50家减少到48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营收排名47,利润却略超过国家电网的95.71亿美元,达到96亿美元。近日,最新的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中国上榜公司为115家,比上年度增加5家。此外,上榜央企中,多家企业排名上升明显。到2014年,中国企业入围数量突破百家。此外,央企上榜数量总体上逐年递增,到去年,达到了50家。
虽然都是500强的老面孔,但合并重组后,却有了新的发展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排名。据了解,国家电网与去年持平,位居榜单第2位。
其中,共有48家中央企业入围,18家地方国有企业上榜陈耀表示,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一般达到80%以上。
从GDP增速来看,中西部地区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陈耀认为,过去长期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高消耗产业占比较大,而服务业的增长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得到缓解。
中国新动能的崛起不仅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旧动能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从长期看给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支持。中西部加速发展,使中国地区的总体差距缩小,表明区域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增强。未来在政府制度创新、市场机制驱动和企业积极参与等有利因素推动下,经济动能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并由碎片化逐步转化为集群化,最后形成稳固发展新潮流。山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在19个省(区、市)中排名靠后,但这是山西经过2014年一季度以来的13个季度后,增速首次步入合理区间。
服务业比重提高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向前推进的重要标志。山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晓东称,这标志着山西经济发展已经由疲转兴。
7月17日,2017年上半年全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后,各省份密集晒出各自的经济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数据中,只有北京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为82.2%,其余省(区、市)均低于80%。
但不少省(区、市)受去库存政策的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山东、湖北、四川、陕西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以上,重庆、天津、山西、湖南、海南、云南、上海、北京更是占比过半。
以上半年GDP总量较大的山东为例,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1%,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4个百分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部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高辉清表示,中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传统工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而新动能的崛起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重庆增长较快,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3.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48.8%。从增长动力方面来看,各省(区、市)普遍处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阶段。
当然,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各省(区、市)在服务业发展上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中西部地区加大了发展力度,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向西开放的机遇,培育出新的动能。
其余15个省(区、市)的GDP增速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贵州和重庆更是突破了10%,重庆以10.5%的增速居于首位。新动能加快成长从19个省(区、市)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以高新技术、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动能开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截至7月23日,共有19个省(区、市)公布了数据。高辉清认为,目前,各地经济新动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速度快,二是总量小,三是碎片化,四是还没有形成持续发展趋势。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